中国古建筑的脊梁—斗拱

导论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特有的一种结构形式,斗拱,又称斗科、欂栌、铺作等,是由斗、拱、升、翘、昂等组成的。它是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主要由水平放置的方形斗、升和矩形的栱以及斜置的昂组成。在结构上承重,并将屋面的大面积荷载经斗块传递到柱上。它又有一定的装饰作用,是建筑屋顶和屋身立面上的过渡。此外,它还作为封建社会中森严等级制度的象征和重要建筑的尺度衡量标准,斗拱的历史相当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到了宋代和明代,斗拱的技术达到了一个高峰,成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标志之一。

斗拱详图拆分(以宋代斗拱为例)

IMG_20240316_132145.jpg
上图为宋式单杪双下昂铺作图
【扩展资料:在宋代《营造法式》里斗拱被称为铺作,铺作既为斗拱。】
IMG_20240316_132131.jpg
上图为单杪双下昂结构拆分图
【扩展资料:“杪”意指树梢,亦有“抄”字之说,它是檐口柱头斗拱采用的一种较高级的作法,由二层斗拱及二层向外斜出的下昂组成,出昂的作法可调整檐桁高度,让檐口处屋顶的反曲度(意指屋面斜度)增大,将雨水向外滑得更远,从而减少积水和渗漏的风险】

斗拱构件详解(以以宋代斗拱为例)

栌斗:枦斗是古建筑专业名词,位于斗栱的最下层,是重量集中处最大的斗,宋朝时称为“栌枓”,又称坐斗、大斗。

泥道拱:泥道拱是斗拱中的一种构件,它位于柱头枦斗之上,是斗拱的外拱,其作用主要是承受和传递屋顶的重量。

华拱:华拱是斗拱中上层的横拱,华拱的作用是将屋檐的重量通过泥道拱和栌斗分散到柱子上。

柱头枋:柱头枋是位于华拱上方的枋木,它的作用是承接上方的屋檐和屋顶,同时也起到了连接斗拱和柱子的作用。

华头子:华头子一词出现在宋代《营造法式》中,是大木作制度构件名称,如:“昂自上一材下出,斜垂向下,斗口内以华头子承之。”可见“华头子”是承托昂的构件,昂的使用势必导致具有结构作用的昂,出现向下的压力和向外的推力,从而造成整个斗栱倾斜,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在昂下衬一垫木,“华头子”源此产生,宋至元时期的建筑斗栱上普遍使用。

下昂:斗拱中纵向斜置的昂类构件,功能与华拱相同,主要起传跳作用(传跳意指的是传递荷载,通过这种传跳作用,斗拱能够将屋顶的重量均匀分布到建筑的立柱和基础上,增强了建筑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交互斗:交互斗是斗拱的组成部分,位于横拱与华拱相交处,主要起承托横拱和华拱传来的双向合力的作用。

令拱:令拱一般位于最上层的昂或翘上面。其作用主要是承托外檐的拱檐方(即枋)和承托内檐天花的算拱方,有些地方也叫厢拱,令拱出于宋代,厢拱出于清代,但是它们的作用都如出一辙。

散斗:散斗又称“三才升”,位于拱与枋之间,散斗的形状通常为方形或矩形,它的作用是起着承托和连接的作用,把枋和拱的力量传递到其他构件上,同时也增强了斗拱的整体稳定性。

衬枋头:衬枋头位于耍头之上、桁桅之下,与耍头平行,主要作用为固定挑檐枋和正心枋。

结束语

作者:因本人文笔有限本文章只是单对宋代斗拱结构进行简单的拆分讲解,有不足之处,请多多指教,在古建筑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建筑师,他们用巧夺天工的手法创造出了许多优秀的建筑,在故宫,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建筑智慧凝聚于此,或许故宫就是一座活着的建筑师。
如果你想深入学习古建筑相关的知识,可以参考:
《中国古建筑木作技术(作者:马龙)》

# 建筑理论,斗拱
什么是滞回耗能因子?
评论
ZYLWAL建筑学的阿叶学生中国
文章2
分类2
标签2